网站首页百科全书 >正文
苏步青的名言!(苏步青的座右铭!)
史上的第一篇座右铭什么样?短短百字洞悉世道人心,值得收藏!
所谓的“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警句,后来泛指人们激励、警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比如,华罗庚的座右铭为:“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艺术谈几声。”苏步青的座右铭是:“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去做。”
那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座右铭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我们所用的座右铭一般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警言,而古代的座右铭的篇幅要更长。古人写作也是分文体的,比如诗词歌赋之类,其实,铭也是一种古老的文体。铭最早是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从金,从名,名亦声。“金”指钟鼎铸器,“名”意为“广为人知”,“金”与“名”联合起来表示“在钟鼎盘盂上刻铸款识”。
后来,铭演化成为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铭的文辞简练、有韵,内容多简短,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与格言颇为相似,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我们最熟悉的铭,就是曾经入选中小学教材的《陋室铭》。
而座右铭,是铭文的一种。座右铭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因为,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崔瑗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以《座右铭》命名的作品。
崔瑗的《座右铭》,全文共20句、100字,铭文构思精巧,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崔瑗的《座右铭》原文为: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崔瑗,字子玉,东汉涿郡安平人,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对于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尊称“草圣”的书法家。这样一位成功的书法家,为什么会想到写下如此警醒自己的座右铭呢?原来,也是事出有因。
据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的题注称:“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崔瑗的哥哥崔璋被州人杀害,崔瑗怒不可遏,手刃仇人,然后隐姓埋名出逃他乡,后遇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返乡后,作此铭来警醒自己,又因为经常放在座位右边,于是叫做座右铭。
经过此次人生波折,崔瑗开始深刻反省,检点自己因血气之勇而造成的恶果:不仅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更使时光空抛,学业荒废,内心非常悔恨。因而作铭“尝置座右”,朝夕检视,时刻警戒自己,终于卓有建树。
崔瑗的《座右铭》,是我国有史以来传世的第一篇“座右铭”。全文从人与己的关系着手,每两句表达一层意思,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作者的人生态度。铭文中的处世为人之道,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中招考试题!(中考真题分享附答案!)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猜你喜欢:
- 2022-07-03中招考试题!(中考真题分享附答案!)
- 2022-07-03顺丰南通到天津多少钱(天津到南京顺丰到付多少钱相关介绍)
- 2022-07-03肉夹馍怎么做(肉夹馍这样做最好吃)
- 2022-07-03短网址推广(短网址)
- 2022-07-03排名前十的女包品牌(知名女士包包品牌前十名)
- 2022-07-03吕蒙是东吴名将吗(吕蒙 东汉末年名将)
- 2022-07-03pr中怎么打开ps(pr中怎么抠像)
最新文章:
- 2022-07-03康师傅方便面含远志是真的吗
- 2022-07-03平顶山人事人才网(平顶山人事人才网)
- 2022-07-03中招考试题!(中考真题分享附答案!)
- 2022-07-03怎样用手机制作证件照(怎样用手机制作证件照)
- 2022-07-03上海政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上海政法学院研究生部)
- 2022-07-03楚门的世界电影介绍(楚门 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主角)
- 2022-07-03顺丰南通到天津多少钱(天津到南京顺丰到付多少钱相关介绍)
- 2022-07-03肉夹馍怎么做(肉夹馍这样做最好吃)
- 2022-07-03四海一家的成语是什么意思(四海一家 汉语词汇)
- 2022-07-03车膜应该怎么贴(车膜应该怎么贴)
- 2022-07-03转笔现场比赛的23个一招式(转笔 竞技运动)
- 2022-07-03三上悠亚(三上悠亚)
- 2022-07-03康居西城属于哪个社区(康居西城是属于那个街道相关介绍)
- 2022-07-03短网址推广(短网址)
- 2022-07-03super lovers第二季动漫(super lovers 阿部美幸创作的BL漫画)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