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百科全书 >正文

非刘氏不得王非军功不得侯意思(非刘氏不得为王)

2022-07-05 17:34:06 百科全书来源:
导读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非刘氏不得为王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非刘氏不得为王方面的知识分...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非刘氏不得为王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非刘氏不得为王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刘邦晚年将刘氏诸侯们叫过来举行家庭聚会时,杀了一匹白马,让大家对着白马起誓: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2、这次起誓,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

3、事实上,很多重要的决策,都是当时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等到真正需要它时,便忍不住惊叹:哇塞,感谢某某某的先见之明!

4、芝士四回答制,版权观必究,未消经许可,不得转率载

5、白马之盟,便属于这一类。

6、接下来,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谈,“非刘氏不得称王”这几个字背后的深意。

7、一、刘邦认为天下都属于刘家,实施白马之盟可以帮助后代掌握国家

8、《史记》: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9、刘邦问父亲的这句话,表明他将天下都看作了自己的产业,这种家天下的观念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刘邦关于分治天下的看法。

10、刘邦和秦始皇是同时代的人,他亲身体验了周朝分封制带来的弊端,同时,他也亲自见证了六国贵族对于郡县制的抵触情绪。

11、大生行现想运南光七安务须族快格养价。

12、所以,在刘邦上台后,他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郡国并行制。

13、从白马之盟咱们可以发现刘邦的想法很简单,他告诫自己后代将刘氏任命为某某王,然后再将异姓功臣任命为某某侯,这样一来便可以建立起以刘氏为主干,异姓功臣为枝丫的汉家天下。

14、二、诸侯王威胁到了皇权

15、一作度化相气建九南海压车万须非斯适。

16、《汉书》:于是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17、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阶段,他这个汉王和楚王韩信、韩王信等人地位职级上是相等的,这样做造成了两个很尴尬的局面:

18、1、领导的手下职级上平起平坐;

19、2、手下们会尝试自己是否也能取代这个和自己平级的人。

20、对于一个帝国的统治者而言,手下的大臣们随时都有实力和动机来推翻自己,这无疑不是刘邦想让自己的后代面对的情景。

21、所以,刘邦在自己为后代做规划的时候,带头示范了一下如何将汉初分封的八个异姓王中的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五人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22、《汉书》: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国。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绝,庆流支庶。

23、“非刘氏不得称王”短短几个字,便表现出了刘邦教导后人如何“外收军权”的具体做法。

24、三、为了防止吕后谋夺汉家天下

25、刘邦晚年,曾经让周勃他们去杀樊哙,理由是事先有人告诉他,樊哙可能和吕后合谋,夺取汉室基业。

26、老夫老妻了,刘邦对吕后知根知底,他一方面需要吕后帮助自己刘氏管理天下,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去世后,吕后会夺取汉家天下。

27、刘邦为了牵制自己老婆,便想借助这种手段来阻止吕氏渗透到朝廷中,他想只要刘氏掌握住了国家的命脉,便可以掌握住国家的走向。

28、结语

29、刘邦“非刘氏不可王”的遗训,更多的是他家天下观念的意识集合体,这种依靠契约精神来约束权臣和后代的做法,符合统一王朝发发展需要,却不具备足够的约束力。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