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常识百科 >正文

太史令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太史令)

2022-07-18 01:50:55 常识百科来源:
导读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太史令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太史令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太史令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太史令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太史令相当于现在的历史记录员或历史撰写员,主要负责将以前所发生的事情记录并保存下来的一种文员。

2、太史,官职名,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3、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同。

4、芝士回答,版权必示究,未经许县见可,不前得属转载

5、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

6、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7、扩展资料:

8、历史发展:

9、秦始置太史令,西汉因之,掌编写史书和天文历法,俸禄六百石。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隶太常,掌天文、历法、撰史。

10、作种还义计被海交声算般专状住满。

11、东汉,置一员,六百石,不再撰史,专掌天时、星历,岁终奏新年历,国祭、丧、娶奏良日及时节禁忌,有瑞应、灾异则记之。

12、三国,沿置。魏、蜀亦不撰史。东汉以降,其属官有丞、灵台丞、中郎、待诏、监候郎、候部史等,设置不一。晋朝,沿置,别有灵台丞。

13、十六国,亦多置。前燕其地位颇重,间或参谘重要政务。南朝皆置,宋一员,掌三辰时日祥瑞妖灾,岁终奏新历;南齐沿置。

14、梁武帝天监七年(508)隶太常卿,位一班;陈沿置。北魏置多人,主律历。北齐为太常寺太史署长官,掌天文地动、风云气色、律历卜筮。

15、隋朝,为秘书省太史曹(局)长官。置二员,从七品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监,进阶为从五品。

16、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名令,从五品下,掌观察天文,稽定历数,凡日月星辰之变,风云气色之异,率其官属占候之。

17、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秘阁郎中,后又改名浑天监、浑仪监,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复名令;中宗景龙二年(708),又改太史监,不隶秘书省,睿宗景云元年(710)又名令,隶秘书省。

18、它数取每积科复儿,层育。

19、其后屡改屡复,玄宗天宝元年(742),名太史监,不隶秘书省;肃宗乾元元年(758)改名司天监,升从三品。

20、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年),改制,后复置,为太史局长官,掌测验天文,考定历法,十年一迁。南宋,因置。辽朝,为司天监长官。

21、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为太史院长官,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从二品,仁宗延祐三年(1316)升正二品,后改为院使。

22、元末朱元璋曾置为太史监长官,以刘基为之;吴元年(1367)改名太史院院使。

23、参考资料来源: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