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知识问答 >正文

今日更新珠海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珠海经济为什么那么低)

2022-06-30 10:00:28 知识问答来源:
导读 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域性消费中心”,珠海这个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城市还需要跨越几道坎。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

 

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域性消费中心”,珠海这个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城市还需要跨越几道坎。

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国际经济特区的意见》,由“加强与港澳消费市场的互补联动,支持珠海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的内容引发。

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珠海为何肩负建设“区域消费中心”的重任?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围绕上述热点问题,南都记者梳理了珠海及湾区城市近五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试图寻找答案。

●国内需求市场表现

珠海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足200亿元。

被赋予“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新使命的珠海,2021年内需市场将如何开局?2020年的统计公报和2021年1-2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相继发布,为人们观察这个话题打开了一扇窗。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9个城市中,那些经济和人口指标领先的城市,通常在内需市场上表现更为抢眼,指标排名更靠前。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广州和深圳以绝对领先优势牢牢占据“第一梯队”:今年1-2月分别为17669亿元和14814亿元;东莞、佛山分别以7327亿元、6454亿元处于第二梯队,惠州、中山、肇庆处于第三梯队。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3235亿元、271亿元和2008亿元。

略显意外的是,近年来人口增速创新高、GDP排名跃居湾区珠三角城市第六位的珠海,还没有建立起与其区位、定位、GDP体量相匹配的消费市场。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82亿元,与江门(1974亿元)并列第四梯队。珠海在第四梯队排名最后。

杜南记者还梳理了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从总量上看,湾区珠三角9市排名与今年1-2月基本持平。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中山等城市排名靠前,其中广州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为92166亿元,距离万亿大关不远。

去年,珠海以9226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倒数第一,也是湾区珠三角九市中唯一一个消费市场低于千亿元的城市。与上述排名相对应的是,到2019年底,珠海常住人口刚刚超过200万,比珠江西岸的中山(338万)和江门(4603万)分别少了约261万人和136万人,仅为肇庆(4171万)的一半左右。过低的人口规模极大地抑制了珠海内部市场的需求和需求。

●内需市场复苏

珠海今年34%的增长在湾区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三。

疫情下,粤港澳大湾区哪个城市的内需市场韧性最强?后疫情时代,哪个城市内需复苏最快?

就单项增长率而言,珠海的消费市场呈现出持续复苏、加速追赶的势头。2020年在旅游业不景气、市民消费趋紧等因素影响下,2020年珠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束了多年持续增长的态势,首次出现5%的下滑。这一成绩不仅落后于广州、深圳、东莞等经济和消费城市,也落后于珠三角西岸都市圈江门(-7%)8个百分点,但高于惠州、佛山、中山。

2021年,珠海市场消费加速。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创纪录的34%,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在二湾区珠三角城市中排名仅次于深圳和佛山,排名较2020年跃升3位。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首年珠海消费市场增速超过30%,主要是受去年同期疫情、该指标基数较低以及今年中国经济加速复苏的推动。受此影响,今年1-2月,湾区珠三角城市内需市场整体表现强劲。深圳、佛山、珠海、广州、东莞、肇庆等6个城市增速均超过30%,逼近并略超同期全国38%的零售总额增速。其余江门、中山、惠州三市虽然低于全国水平,但增速也接近30%。

●内需市场发展水平

去年每万人消费超过4亿,还有很大潜力空

城市内需市场的规模和体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购物是否发达、人均收入等。为了准确衡量一个城市当前消费市场的发展水平,杜南记者尝试对湾区珠三角9个城市每万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行了梳理。

数据显示,经济发展领先、富裕人群集中的深圳和广州,内需市场发展水平最高,体现在人均消费能力上。2020年每万常住人口人均消费约为45亿元和02亿元(由于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数据尚未发布,此数据根据2019年人口数据和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算,以供参考)。

虽然消费总规模不大,但珠海内需市场的发展水平也令人瞩目。2020年,珠海以每万人55亿元的消费水平,与东莞、中山处于第二梯队,处于第二梯队的领先地位。佛山和惠州处于第三梯队,分别为89亿元和58亿元;肇庆和江门分别以54亿元和51亿元位列第四梯队。

有分析称,上述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珠海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和内需市场质量较高,已成为珠三角西岸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一方面显示了珠海作为“区域消费中心”的潜力。另一方面,珠海与广深的差距依然明显,每万人消费低2亿元左右。这是差距,也意味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上述人士表示,作为唯一通过陆桥连接港澳的城市,诸多优质发展要素和政策红利汇聚。珠海具有“连接港澳,成为区域消费中心”的禀赋优势,但另一方面,受限于现有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珠海目前的消费市场还不够强大,无法发挥“区域消费中心”的引领作用。目前珠海除了参考意见、“十四五”规划、2035远景蓝图之外,还要继续集聚人口,提高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挖掘珠海现有的消费潜力,出台针对标广深的刺激消费政策,进一步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如果2020年珠海每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深圳同等水平,那么在同等人口规模下,理论上珠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达到1305亿元,比这个理论值少了约383亿元。这不仅是差距,更是未来的成长空。

●面对挑战

消费占GDP比重低,经济发展不平衡。

消费被视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但对于珠海来说,消费的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杜南记者梳理了近五年珠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发现随着珠海GDP总量的不断提升,珠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因疫情出现下滑除外)。2016年为8108亿元,2020年攀升至9226亿元,五年增加了100多亿元。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最高为33%,2020年降至245%左右。

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2020年,珠海外贸进出口总额约占GDP的71%,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不足30%...“外贸长腿,内需短腿”的表象背后,折射出珠海内需市场与珠海经济、GDP不同步,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与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消费占GDP比重至少60%的指标相比,珠海内需市场仍大有可为,未来提升潜力巨大空。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某种程度上,珠海如何在促进对外贸易的同时发展和激发内需市场的活力,将成为珠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期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重要动力之一。特别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市场的紧迫性不断增强。

作为改革开放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承担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新使命的珠海,理应率先攻坚克难,为其他城市转型、撬动内需提供经验和样板。

监制:南方珠江政经观察室

统筹/采写:南都记者杨亮

目前上述的内容应该能够为大家解答出大家对于珠海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珠海经济为什么那么低)的疑惑了,所以如果大家还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也可以关注本站其他文章进行了解哦。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