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楼市速递 > 正文

住宅产业格局必将走向高度集中的发展模式

2021-08-17 15:19:13 楼市速递 来源:
导读 来源:证券日报内地房地产企业从来没有在香港上市这么密集,即使失败了,也要重整旗鼓,重新“送表”。这种现象很少见。据《证券日报》记者

来源:证券日报

内地房地产企业从来没有在香港上市这么密集,即使失败了,也要重整旗鼓,重新“送表”。这种现象很少见。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已有鹏润控股、惠今控股、绿城管理、尚坤地产、领地控股、中国文旅、三讯控股、港龙中国地产、地产、大唐集团、祥生控股等11家内地房企申请赴港上市。此外,总部位于成都的何能地产、安徽领先的地产公司文怡地产以及广东的方志集团,均有报道称近期赴港IPO。仅5月份以来,就有5家房企披露了赴港上市的信息。

“持续近两年的行业融资收紧、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中断两个多月的销售回款、境内外融资节奏被打乱、到期债务被冲顶.还没有列出每一个布局。中小房企很难打通,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这些中小房企尽快抓住资金输血的‘救命通道’。”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小规模公司在市场中的话语权较低,对抗不确定风险的能力较弱。区域性房企集中申请IPO,一方面寻求资本输血的生存路径,另一方面开辟全国性发展布局。

资金链紧张,负债率较高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土地储备集中在单一区域,负债率过高,融资成本高,这些都是上述上市房企的共同特点。但归根结底,获得低成本资金是缓解高负债率带来的隐患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需求。

5月31日,王朝地产再次向HKEx递交招股书。数据显示,其债务规模过大。2017年净负债率高达1087.9%。经过两年的降杠杆,价值降至119.2%,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月20日提交IPO申请的房地产,2017年至2019年负债总额分别为353.55亿元、431.18亿元、465.06亿元,净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909%、533%、225%。2019年,百强上市房企平均净资产负债率为101.8%,房地产是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4月9日递交上市申请的领地控股招股书显示,其2017年至2019年的有息负债分别为35.86亿元、78.54亿元和117.55亿元,净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0%、110%和140%。负债率一路上涨,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融资利率也一路上涨。2017年至2019年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分别为6.4%、8.8%和9.9%。从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股融资利率水平来看,几乎都控制在7%以内,部分优质企业甚至控制在5%左右,可见差距较大。

“受疫情影响,今年房企资金链非常紧张,负债率不断上升。”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上述呈现的企业来看,大部分都是区域龙头房企。随着老项目的逐步消化,新土地储备的获取需要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资金压力。在此基础上,要想成为全国性的房地产企业,获得更高的规模,上市是必要的渠道。

“房企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本收益和补充资金。”RealData高级分析师潘浩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在香港上市或延期上市

虽然对资金的渴求很迫切,但事实是“敲钟”没那么容易,而洪IPO的推迟

“按照常规流程,这一轮问询应该早就到了,但由于疫情原因,我们还没有进入下一阶段。我们在等待的同时尽量做好各种准备,争取压缩时间。”一位接近上市房企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香港房企上市进程普遍缓慢,最终能否成功还不确定。

汇盛国际金融总裁黄立冲在接受记者《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上市期间,房企的债务压力将前所未有。为了缓解债务压力,这些中小房企会从国内、海外等各种成本较高的渠道借款,最终的结果就是更高的债务规模。

“如果负债率过高,资本市场的接受度自然会降低。如果拖到债务违约,能否顺利上市就难说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潘浩表示,疫情影响了房企赴港上市的步伐,今年的第二次“交割”甚至三次“交割”都将增加。对于房企来说,推迟上市步伐,会打乱上市后一系列融资计划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节奏,给众多希望上市的房企增添许多不确定因素。

“上市不是目的,也不是解决房企问题的唯一途径。”潘浩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房企的行业格局将不可避免地走向高集中度发展模式,中小房企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有限。房企也要注重发展本身,在把握市场机遇、分散配置轻重资产资源方面有硬实力。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