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疫情专题 >正文

南昌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 我市有序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

2022-03-28 11:05:35 疫情专题来源:
导读3月28日上午,南昌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了南昌市新冠肺炎疫

3月28日上午,南昌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了南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同时,发布会对社会面清本清零后,南昌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市民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

最新数据

新增确诊病例1例

3月27日零时至24时,南昌市新增确诊病例1例,为轻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例全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397例,其中确诊病例69例,无症状感染者328例目前共有62例阳性感染者治愈出院或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其余人员情况稳定

巩固清零

部分区域管控解除

据介绍,自25日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后,26至27日,我市又利用两天双休日时间,作为“巩固清零成果阶段”

通过开展重点区域“巡查”行动、流调溯源“回看”行动、核酸筛查“盘点”行动、隔离转运“销号”行动、各类场所管控“排查”行动和防疫宣传“矩阵”行动等6个专项行动,部分区域管控解除、零星隐患有效应对,组织重点保供企业点对点为封控区、管控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已为769259人服务

此外,26-27日,我市新增阳性感染者均在封控区、管控区和集中隔离人员中发现,也意味着我市本轮疫情社会面基本清零的阶段性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疫情形势总体可控

截至目前,全市仍有封控区144个、管控区90个、防范区24个,全市疫情防控仍然面对严峻挑战

尽管疫情对全市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3月15至26日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7%,而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6%,说明我市工业发展韧劲较强

疫情防控

封控区、管控区继续实行线上教学

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市民的生产生活也开始逐步恢复南昌市也下发南昌市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相关事项进行了明确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对封控区、管控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同步做好相关重点区域群众生活保障工作按照“应调尽调到时即调,应解尽解到时即解”的原则,做好现有封控区、管控区动态调整,达到调整条件的,经评估后,逐步有序予以调整,跟进开展环境消杀

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属地防控政策,坚持“防输入”“防反弹”“防扩散”对来(返)昌人员实行“落地检”和报备管理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员、重点行业监测与管理,持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有力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市公交、地铁有序恢复常态运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等有序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全市除封控区、管控区外的高三年级学生今天已经返校学习,其他学段和年级学生返校学习时间另行通知封控区、管控区师生不返校,继续实行线上教学

强化聚集性活动管理严把大型人员聚集活动关,落实所有聚集性活动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备清明节期间,全市殡仪馆、公墓、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市民群众现场祭扫活动,并全面实施封闭式管理;所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举办集体公祭;不得在祠堂举行宗族性、聚集性祭拜活动市外人员非必要不跨省跨市回乡、不跨区域祭扫;倡导云祭扫、代祭扫,避免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逐步恢复

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注意到,南昌市社会面基本清零后,各项秩序将逐步恢复正常发布会也就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进行了回应

在复工复产方面,南昌市将制定完善复工复产方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将疫情防控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体系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等风险提前制定应对举措,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特别是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中坚作用,依法依规在货款回收、原材料供应、项目发包等方面,加大对产业链中小企业的支持,确保产业链运行平稳做好要素服务保障,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订单、资金账款、产品库存等情况,协助企业做好水、电、气、物流等各类生产要素保障,打通“堵点”、补上“断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稳定

在复商复市方面,南昌市鼓励引导商贸企业开展线上促销活动,通过举办网上购物节、“家电消费节”“休闲消费·乐购洪城”“红五月消费月”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全力促进消费鼓励支持本地新车销售,引导汽车销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降价让利、赠送油卡、售后服务等购车组合优惠有序开展汽车展销活动,引导汽车行业协会、汽车经销商有序开展汽车(新能源车)展览展销(下乡)活动,进一步激发城乡居民的购车热情,挖掘汽车消费潜力暂不开放堂食,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基础上,有力有序推动餐饮业复市

在企业帮扶方面,南昌市将协调解决人员返岗、原料、物流、交通等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做好防疫情和稳生产工作大力开展“暖心护企”行动,向企业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做法,收集和解决企业的诉求和意见制定重点项目复工方案,对全市重大重点项目加大帮扶力度,协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促进全市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记者 高学斌)

3月28日上午,南昌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了南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同时,发布会对社会面清本清零后,南昌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市民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

最新数据

新增确诊病例1例

3月27日零时至24时,南昌市新增确诊病例1例,为轻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例全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397例,其中确诊病例69例,无症状感染者328例目前共有62例阳性感染者治愈出院或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其余人员情况稳定

巩固清零

部分区域管控解除

据介绍,自25日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后,26至27日,我市又利用两天双休日时间,作为“巩固清零成果阶段”

通过开展重点区域“巡查”行动、流调溯源“回看”行动、核酸筛查“盘点”行动、隔离转运“销号”行动、各类场所管控“排查”行动和防疫宣传“矩阵”行动等6个专项行动,部分区域管控解除、零星隐患有效应对,组织重点保供企业点对点为封控区、管控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已为769259人服务

此外,26-27日,我市新增阳性感染者均在封控区、管控区和集中隔离人员中发现,也意味着我市本轮疫情社会面基本清零的阶段性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疫情形势总体可控

截至目前,全市仍有封控区144个、管控区90个、防范区24个,全市疫情防控仍然面对严峻挑战

尽管疫情对全市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3月15至26日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7%,而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6%,说明我市工业发展韧劲较强

疫情防控

封控区、管控区继续实行线上教学

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市民的生产生活也开始逐步恢复南昌市也下发南昌市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相关事项进行了明确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对封控区、管控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同步做好相关重点区域群众生活保障工作按照“应调尽调到时即调,应解尽解到时即解”的原则,做好现有封控区、管控区动态调整,达到调整条件的,经评估后,逐步有序予以调整,跟进开展环境消杀

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属地防控政策,坚持“防输入”“防反弹”“防扩散”对来(返)昌人员实行“落地检”和报备管理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员、重点行业监测与管理,持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有力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市公交、地铁有序恢复常态运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等有序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全市除封控区、管控区外的高三年级学生今天已经返校学习,其他学段和年级学生返校学习时间另行通知封控区、管控区师生不返校,继续实行线上教学

强化聚集性活动管理严把大型人员聚集活动关,落实所有聚集性活动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备清明节期间,全市殡仪馆、公墓、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市民群众现场祭扫活动,并全面实施封闭式管理;所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举办集体公祭;不得在祠堂举行宗族性、聚集性祭拜活动市外人员非必要不跨省跨市回乡、不跨区域祭扫;倡导云祭扫、代祭扫,避免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逐步恢复

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注意到,南昌市社会面基本清零后,各项秩序将逐步恢复正常发布会也就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进行了回应

在复工复产方面,南昌市将制定完善复工复产方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将疫情防控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体系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等风险提前制定应对举措,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特别是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中坚作用,依法依规在货款回收、原材料供应、项目发包等方面,加大对产业链中小企业的支持,确保产业链运行平稳做好要素服务保障,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订单、资金账款、产品库存等情况,协助企业做好水、电、气、物流等各类生产要素保障,打通“堵点”、补上“断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稳定

在复商复市方面,南昌市鼓励引导商贸企业开展线上促销活动,通过举办网上购物节、“家电消费节”“休闲消费·乐购洪城”“红五月消费月”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全力促进消费鼓励支持本地新车销售,引导汽车销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降价让利、赠送油卡、售后服务等购车组合优惠有序开展汽车展销活动,引导汽车行业协会、汽车经销商有序开展汽车(新能源车)展览展销(下乡)活动,进一步激发城乡居民的购车热情,挖掘汽车消费潜力暂不开放堂食,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基础上,有力有序推动餐饮业复市

在企业帮扶方面,南昌市将协调解决人员返岗、原料、物流、交通等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做好防疫情和稳生产工作大力开展“暖心护企”行动,向企业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做法,收集和解决企业的诉求和意见制定重点项目复工方案,对全市重大重点项目加大帮扶力度,协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促进全市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记者 高学斌)

文章转载自:封面新闻网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