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疫情专题 >正文

上海近4万人的社区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2022-03-31 15:05:42 疫情专题来源:
导读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李行健)30日晚,上海市宣布要坚定坚决实施好这一轮面上核酸筛查工作,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

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李行健)30日晚,上海市宣布要坚定坚决实施好这一轮面上核酸筛查工作,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分批实施、无缝衔接,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

位于浦西的闵行区康城小区是上海市人数最多的小区之一,小区居民近4万人。居民日常生活物资的供应情况如何?如何组织大量居民有序完成核酸检测?

上海闵行区的康城小区有近4万名居民,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核酸筛查工作,如何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如何满足居民封控期间就医等特殊需求,成为小区工作的难点。

康城小区核酸检测现场指挥长罗纲介绍,小区居民数量多,有效工作时间内每小时平均要完成三千到四千次检测。三月的上海春雨连绵,天气阴冷,为提高核酸检测工作效率,减少居民排队等待时间,社区提前制定了楼栋分批检测计划,由志愿者们组织居民有序检测。

罗纲说:“我们要求48小时内完成两轮,之前做的每24小时要完成一轮,医生的分配最多也只有20多个。医生能够平均一个小时做150次,10个小时就能做1500次,所有人都保持最高状态的运转。怎么保证居民也按照运转速度到达现场,我们按照楼栋把(居民)分成组,一组一组按楼栋叫过来。”

目前,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已经在康城学校的操场上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做好了准备工作。罗纲介绍,过去十天来,小区完成了七次全小区核酸检测。社区与志愿者们通过“喊楼”等方式,让每天三万多次的核酸检测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罗纲说:“我们社区居委的系统在整个过程当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核酸检测由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有一个先锋队,到楼栋招呼居民下楼去做检测。我们称为‘喊楼’,我们‘喊楼’的过程是以居委会为主导,志愿者来协助他们。”

抗原检测是核酸检测的补充,由居民在家中通过抗原检测试剂盒完成。目前,康城小区已经完成两轮抗原检测。罗纲介绍,在第一次抗原检测过程中,由于居民对试剂盒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检测、结果登记、后续处置等问题都需要志愿者们配合楼栋长完成。

罗纲介绍:“我们这里很多楼组长年龄普遍比较大,很多老年人第一次做抗原检测,也存在不会和不熟悉的情况。我们的志愿者就承担起了协助任务。各楼组做好抗原自测之后,要下楼来登记抗原检测结果,一道杠还是两道杠的,需要有一个查验的过程。包括随之产生的医废回收等工作,都是由志愿者配合楼组长完成的。”

罗纲表示,小区的志愿者基本都是由小区居民自发组织报名,园区内幼儿园、小学的家委会成为了志愿者队伍最初的骨干力量,而随着小区封控、社区各项工作对于志愿者需求量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罗纲说:“因为我们守护家人,守护自己的家,家长们非常踊跃。逐渐有些非家长的志愿者强烈要求加入,到最后几天我们都开玩笑说,通知不是说哪个岗位缺人,而是说我们哪个岗位已经满了,大家不要报。”

近4万人的小区,蔬菜、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保供压力也随之增大。康城小区居民王众一介绍,小区内自有的超市、菜场都正常运转,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我们小区做得都挺好。超市、菜场,包括理发店等都有,所以基本上我们小区可以做到足不出小区,就可以在小区内完成这些民生工作。”

记者在该小区居民留言板上看到,有居民表示,封控期间,尽管并不是总能买到自己想买的蔬菜种类,但还是能买到菜,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到位。小区居民已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储备了蔬菜等生活物资。

30日下午小区内菜市场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蔬菜的进货途径通畅,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所需。“现在芹菜什么的还有,基本保障还是有的,但是种类不是很多,(要买的话)肯定还是要早上来买,早上7点就开门了。到了凌晨这两天我们一直在(进货)拉菜。”

为了保障“菜篮子”,上海各区积极采取各项举措,整理公布了市郊各农村合作社的联系方式,居民可以以社区团购的方式,直接联系农村合作社,订购蔬菜套餐。此外上海的多家商超和菜市场也推出了果蔬禽蛋套餐,通过小区集中订购,统一配送。封控区域成立专门的服务保障队,目前上海各区通过组织社区集单、整合菜场资源、买菜指南等多种方式,保障居民居家期间菜篮子供应。

针对居民就医、买药,还有部分老年人特殊需求等问题,小区也已经通过街道下沉干部、志愿者等工作队伍完成情况摸底,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完成对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