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教育 > 正文

入木三分后来是用什么形容的介绍 入木三分后来是用什么形容的详细情况如何

2022-07-29 14:51:02 教育 来源:
导读   形容见解深刻、透彻。  “入木三分”出自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形容见解深刻、透彻。

  “入木三分”出自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意思是: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

  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现多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入木三分”的典故: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被后人称为“书圣”。

  他写的字既秀丽,又很苍劲,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丽的字会显得柔软,而苍劲的字则显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脱尘出俗,二者兼善,可见得他书法的功力之深,这恐怕不是天生具备,而是靠后天勤学苦练而得来的。

  有一天,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竟然透进木板里有三分深度,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

  用毛笔写字在木板上,而笔迹还能透进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怀绝技的人还有谁会有这种能力呢是,我们也可以想见这位“书圣”所写的字,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以后只要说故事的人,把故事的情节说得生动逼真,我们也可以夸赞他说故事说得“入木三分”。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