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科普专区 > 正文

谁有正宗的内功心法介绍(谁有正宗的内功心法详细情况如何)

2022-08-12 17:48:14 科普专区 来源:
导读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谁有正宗的内功心法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谁有正宗的内功心法方面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谁有正宗的内功心法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谁有正宗的内功心法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入门功法 一、姿势 (1)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

2、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

3、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

4、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

5、自由盘如图,是一般人习惯坐法。

6、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

7、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8、 二、对五官的要求 (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

9、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10、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那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

11、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

12、此谓“慧剑斩乱丝”。

13、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14、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

15、在贯通壬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

16、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17、 三、练功须知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18、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19、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

20、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21、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22、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

23、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

24、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25、[/P]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

26、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7、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

28、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

29、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

30、 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

31、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32、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

33、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练习即可。

34、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

35、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36、 ③反应:练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37、 第二步、气沉丹田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

38、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大将产生高热,很不舒服。

39、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40、 ③反应: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

41、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的止于丹田。

42、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时把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犯“壮火食气”之弊。

43、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

44、“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45、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6、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47、 ③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形成气丘,随着时日和功夫增长,气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强。

48、力量足够时会向下游走,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腰背发热等。

49、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

50、在上行的时候,勿忘勿助!意识跟随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引导(勿助)。

51、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决定的,若力量不够,它就会停下来,待丹田力量充实再继续上行。

52、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即可。

53、 ②时间:每天可增加练功次数和时间(40~60分钟)。

54、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很大。

55、有人经过数小时、数天,大多是一周左右。

56、通关过程为正常生理现象,人人可通,极个别通不过的另有原因。

57、 ③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名门处感觉真气活跃,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

58、有的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头很猛,一次冲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

59、通督前后身体可能不稳,注意及时调整。

60、头部感觉箍紧,有时沉闷不适,为正常现象。

61、此阶段异常关键,不可疑虑放松。

62、 第五部、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气过玉枕、百会后,向下经鹊桥(舌抵上颚)入壬脉。

63、小周天就已经通了!此时,一吸气真气入脑海,一呼气真气入丹田。

64、此后,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

65、如果百会出现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百会,灵活掌握。

66、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60分钟或更长。

67、 ③反应:此步初期,可能各种触动现象不断,十余天即可消失。

68、 龍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