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知识问答 > 正文

今日更新万寿兴隆寺(隆兴寺在哪)

2022-05-05 18:30:32 知识问答 来源:
导读   万圣龙寺(龙兴寺在哪里)葛勇原著历史阅读2021-05-07 08:00:00在富丽堂皇的清朝皇宫里,住着一群特殊的人——太监。到了清代,除了安德

 

万圣龙寺(龙兴寺在哪里)葛勇原著历史阅读2021-05-07 08:00:00

在富丽堂皇的清朝皇宫里,住着一群特殊的人——太监。到了清代,除了安德海、李等少数宦官受到皇帝和太后的宠信外,绝大多数宦官和宫女一样,处于宫中底层,地位地下,控制严格,生活清贫,毫无尊严可言。

太监的生活环境甚至比宫女还要恶劣。宫女到了三十多岁,可以选择离宫。太监不得出宫。宫女出宫后,可以像民间女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老了也有孩子养老;宦官因为生理结构,不能生育,晚年生活堪忧。

第一,太监没有退休工资,退休金全靠积蓄。

在清朝时期,政府对官员给予优待,他们可以在70岁时申请退休,并返回家乡,获得丰厚的奖励。养老时,朝廷按照原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养老金,让官员过上衣食无忧的体面退休生活。

宦官是享受不到这样的退休待遇的——即使他们中的一些人有官职和等级(李的官职是宦官当家,他的等级是二等)。当他们老得无法继续为皇宫成员服务时,他们不得不悄悄地离开皇宫。他们能带走的,除了满身的伤,就只有日积月累的一点私房钱了。

根据《内廷现行条例》,清朝的宦官在工作时,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的俸禄(月食)。

没有官职的太监分三级:三级太监每月吃两两银子,一斗米半,公费六百。二等太监一个月225银元,米两斗半,公费六百。一等太监得三两银子,三斗米,公费六百块。

有官职的太监分五等:八等监,三两银子,三斗米,公费七百块钱。七品由伙计保管,银子四两,米四斗,钱总是公费。六品宫监、副侍郎公款吃五两银子、五斗米、一百块钱。五品宫监是七两银子,七斗米,公费赚钱一直是二百。监督四品宫,带领侍从公款吃了82两银子,8斗米,300元钱。

也就是说,等级最低的太监,每月可得白银2两,每年可得白银24两,略低于九等文官的年薪(35两白银)。地位最高的太监每月可得8两银子,每年可得96两银子,略低于四品文官的年薪(105两银子)。

除了薪水,太监还可以在节日得到主人的各种奖励,无论奖励多少,都要看主人的心情。每年总会有几十两甚至上百两的银子。一些宦官敲诈勒索来京拜见皇帝的地方官员,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一般来说,宦官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吃住都在宫里,很少有机会出去。他们几乎所有的工资都可以变成储蓄。等他们退休了,这笔积蓄就能让他们在宫外安度晚年——至于“钱用光了,人还没完”的情况,只有天知道了。

第二,宦官成立帮会养老。

对于李、张兰德等有钱有势的宦官来说,养老不是大问题。他们已经在皇宫外买了田地和房子,并收养了他们的孩子。此外,李未雨绸缪,在35岁时收养了四个侄子作为继承人:长子、次子、三子李福康、四子李。晚年,李离开宫,死于痢疾(死因存疑)。他被几个继承人埋葬了。

大部分太监,这种待遇想都别想。他们是如何养老的?两个字:“抱团。”当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的时候,就会依靠大家的力量,互相帮助,赡养老人。

养老有两种。

第一,大家集资在宫外建庙,作为宦官退宫的地方。

清朝太监建的庙至少有两座。一个是北长街的万寿兴隆寺,一个是西湾的黑山护国寺。寺主是大家推荐的。为了保证这种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还具体规定了入会的标准、会费的多少以及要享受的待遇:“凡入会者,必须介绍,入会者必须品行端正,计入会费二十两。三年后,我获准入寺食宿。我死的时候有一个棺材,我为它做佛事。我春秋葬于公地,逝者先送逝者。”

二是成立“养老慈善会”、“吉恩慈善白骨会”等宦官行会。

“老协”主要负责养老问题,让年老体弱的宦官得到照顾。“吉恩慈善保骨会”主要负责照顾死去太监的丧事,祭奠他们,保护他们的坟墓。为此,“吉恩慈善保骨会”还在永定河旧路沿线买下了一块人烟稀少的沼泽地,作为宦官的墓地。起初,这个地方叫中湾儿。随着越来越多的太监入土为安,被称为“中关二墓”、“中关屯”。现在,这里已成为中国科教、智力、人才资源最密集、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区。

结果清朝的太监终于解决了退休的问题。

目前上述的内容应该能够为大家解答出大家对于万寿兴隆寺(隆兴寺在哪)的疑惑了,所以如果大家还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也可以关注本站其他文章进行了解哦。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