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知识问答 > 正文

今日更新Intime碧soar耳机怎么样 Intime碧soar耳机深度测评

2022-05-07 16:18:49 知识问答 来源:
导读 目前大家应该是对Intime碧soar耳机怎么样 Intime碧soar耳机深度测评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今天小编CC就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Intime碧soar

目前大家应该是对Intime碧soar耳机怎么样 Intime碧soar耳机深度测评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今天小编CC就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Intime碧soar耳机怎么样 Intime碧soar耳机深度测评方面的相关知识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截止2017年11月15日,耳机圈的神秘型号intime碧(SORA)最终杀入日本耳机市场第三的位置,成为一匹妥妥的黑马,一时间惊艳众人。Intime品牌也一直非常低调,似乎连官网都没做。只剩下技术人员的在商品介绍上的一些说明,趣流网小编就是喜欢这样低调的品牌。

Intime碧soar耳机怎么样

镜面银版本(目前价格约379元)销量位居2017日本耳机市场第三。

也因持续热销,类似价格区间基本没有能打的,intime前不久还傲娇的推出了“Midnight”(午夜)黑色限量版(1000条),目前库存估计也越来越少了。

事实上,该型号还曾推出金色限量版,数量尚不清楚(已卖完)。三种版本的音质基本没有明显差别。但档次在人民币300到400元之间确实有着出众的“性价比”,想用耳塞体验HIFI的初烧、中烧,或是听倦了超高端、定制耳机的老烧,都可以尝试下这款大繁至简的入耳式产品。

内置陶瓷单元和镍合金高音单元,通过一些技术优化原本陶瓷单元过于尖锐的高频听感,且对低频段的回放也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处理,让失真更少,更有力度。至于线材所用的无氧铜的纯度官方并未说明。

日语SORA大意有空的意思,意指明净,纯澈,自然。这款耳塞也是如此,调音时不突出某频段,最终频响曲线也比较平直。是非常理想的“健康”声音。

开发者会议上,SORA的腔体外壳零件

外壳为黄铜,后期镀镍以防锈、防酸碱、大气腐蚀,最后再镀铬防刮花和增加光泽度,实现小巧而又迷人的镜面银色.据悉电镀工艺是该品牌精选的一家日本工厂专门处理,可实现非常迷人的光泽感。

Intime碧soar耳机深度测评

先看开箱图吧

盒子颜色和耳塞本体一致都是黑色。书法一样的“碧”赫然其上,整体包装虽说略简陋,但能感受到“浓浓的文艺气质”。

下面英文,大意是高品质入耳式耳机。浅灰色的VST这三个字母是Intime品牌的技术名词,全称为vertical support tweeter大意是垂直支撑高音单元。不大好翻译,可忽略,反正目的是优化高频听感的。

很浪漫的命名midnight——午夜黑。而左上角这个HI-RES估计大多数人已经知道了。它的高频确实响应到了超出40KHz,丝毫不缩水。

背面各类文字说明和频响曲线测试图

10mm驱动单元+VST技术

频响范围:10-40kHz,

灵敏度:100dB/mW

阻抗:22Ω

线长2米(防打结的凹槽纹理线)

中国制造,日本创造。关于这部分,日方也有相应说明,组装在中国的一家中日合资工厂,一些关键环节均由日本人掌控,比如最后出厂的品质把控。

里面就是这样了,连同出厂默认自带的共计三对耳套,耳套品质感觉一般,顶端开口孔径略大,根据经验也是试图开阔中频、高频空间感的。所有跟耳塞相关的物件基本都是黑色。拿到手瞬间就被这神秘感给包围了。

耳塞腔体是炭黑色,很细腻的磨砂质感,耐脏耐用的感觉。线材也较粗,与索尼数字随身听的配塞线材粗度接近,已经是通常买家非常喜爱的那种粗度了。耳机坏了用来捆麻袋,晾衣服,上个吊什么的都没问题。

此外,还送了个贴纸,撕下来贴在窗户上,笔记本盖上,保温杯上都是可以的。再就是一份说明书,对VST技术做了更细的讲解。

光线再强,也黑的跟碳似的。

背面倒是用了别的颜色,标注了左、右

插头保护部分貌似普通塑胶,非金属,但做工倒是一丝不苟,视觉上给人感觉挺精良的,5mm三级插头也意味着它就是HIFI耳塞,无线控。

导音管内黑漆漆的网。这个管开口也比较大,超过常规型的入耳式塞子。

凹槽纹理。地雷造型。

配件中没有收纳盒,但却很贴心的给了个“匠心十足”的“捆绑带”,日常收纳耳塞线可用它。文艺逼格高。这种宽度的线也是头次见。铜色的金属铆钉纽扣看着很有质感。绝对是舍不得扔掉的。而且为了视觉和实际使用的方便,还做了双层,顶端的白色皮配合下面的黑色软皮,如此确保捆绑时的轻松惬意。

自然形态就是弯曲的,摁扣铆钉的品质也很见用心。

捆绑时的样子。

和家里的龟们合个影。

纯黑色外观,和坚果Pro简直神配套。这大概是可以作为锤子手机的标配耳塞吧。若不是那个type-c口,真的非常和谐了。

在没听音质之前,除了没有收纳袋的问题,其余都值回票价了。

佩戴也一样舒服,这种造型(小花生豆)几乎是适应所有人的。

下面谈音质(默认使用出厂自带耳套):

初听就有较好的听感。真是如开发者所言“自然”,不造作,不夸张,不会特别犀利,不会特别强势,力道非常均衡,注意力会本能的集中在音乐的旋律美上,而不是突然发现哪里有点诡异。但还是感觉煲机时间越长越好。

搭配索尼Z3+手机,坚果Pro,xk,A45,FIIO X7,各种档次的前端,出来的声音都足够好听。像是修炼多年的道士,发力相当讲究。动态也很好(视乎前端器材)。反正,妥妥的又是一个三频均衡耳塞。

低频形态可狂野可细瘦,音乐文件、播放器音质设计和音效的变化都会让这款耳塞的低频产生良性的不同变化,低频解析力在千元内也是很有实力的存在,纯粹,深邃,下潜时的瞬态表现都属上乘。量感相比原价799的达音科TITAN5,略逊,但同样适合电音类乐曲的刺激。只是可能需要你调节前端播放器eq(尤其是一些普通档次的手机),调节ok,煲机ok,低频同样可实现力拔山兮的气势。

中频,这部分做的挺迷人(这很重要),搭配索尼xk,柔和而致密,张弛收放时有股气定神闲的劲儿。男女声自然,不会特别妖娆,或是过于彪悍,还是那俩字——“自然”,密度够了,厚度到位了,因此也更容易通杀各类音乐。距离感适度,略近。像SE-5000HR就略远,结像也偏小,人声被压着的感觉,倒是特别适合表现女声或是萌音类的歌曲。清晰度方面SE-5000HR用更偏执的调音制造出一种更清晰的错觉。SORA则是全频发力,毛毛草草都出来闪光,有时可能会有些“噪”。但不得不说,它对音色的描绘还是准实力派的存在,想起前几年SONY的那句官方宣传语“技术成就艺术”,SORA就是调音功力到了,最后音乐感染力自然也就到了。

高频:高频延伸自然合理,分离度也已经足够好,相比目前市面上准千元级耳塞,有一点差距,但在千元内绝对是数得着的,即便包括国内一些热门的主打性价比的发烧新锐,像八头牛H1,SORA的高频也是惊艳的存在。

中频撩人,柔和动听,清晰稳健,大致就是它的听感。由于三频力度都算很不错,因此无所谓暖声,冷声。如此小的体积有着既强悍又细腻的音色,控制力也相当好,声场也符合预期,还有什么再挑剔的呢?

听音乐的你需要一款文艺气质浓厚的耳机,intime 碧 sora或许是非常适合你的选择。

Intime碧soar耳机在哪购买

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淘宝看看,价格也不是很贵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