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知识问答 > 正文

今日更新LBJ11 low拆解测评 LBJ11 low拆解配置一览

2022-05-07 16:45:13 知识问答 来源:
导读 目前大家应该是对LBJ11 low拆解测评 LBJ11 low拆解配置一览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今天小编CC就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LBJ11 low拆解测评

目前大家应该是对LBJ11 low拆解测评 LBJ11 low拆解配置一览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今天小编CC就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LBJ11 low拆解测评 LBJ11 low拆解配置一览方面的相关知识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LBJ11 low作为LBJ系列相当经典的一款鞋,拥护者是相当之多的!那么就这款鞋而言,AJ11 LOW的配置到底怎么样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来和小编一起看看这双LBJ11 low的拆解测评,感受一下这双鞋配置上的魅力吧!

LBJ11 low拆解

今天拆鞋的主角是NIKE ZOOM LEBRON VI LOW ,这款鞋诞生于2009年,作为LEBRON VI的低帮衍生鞋款,虽然缩水严重,但是和现在的NIKE球鞋比起来还是相当良心的。作为一款搭载了2个zoom的低帮篮球鞋,LEBRON VI LOW在外观向AF1LOW靠拢,定位于既可实战又适合日常生活的搭配,后掌双zoom的配置在低帮鞋历史极为罕见,而且所赋予的澎湃脚感也是让人屡试不爽,丝滑的内衬其实不穿袜子也能感觉到很舒适。但是这双鞋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鞋带过长而且容易松、中底没支撑、后跟的包裹简直鸡肋、前掌没缓震、透气差劲...

今天我们就通过精拆LEBRON VI LOW,来看看那个时代的良心球鞋!先来几张新鞋时期的美照:

开始!国际惯例“遗照”一张:

鞋后跟


鞋舌

工具就一把美工刀和一把剪刀,请忽略掉我脏乱差的书桌后跟是詹姆斯的狮子头logo,也是本人最喜欢的詹姆斯logo;鞋舌是詹姆斯的老logo,还有牛奶网箱的设计,这一设计也被沿用在鞋底上。

开始拆了!最开始确实在纠结从哪入手,想了半天便从覆盖鞋头的绑带动刀。


然后挑开车线就把鞋头的绿色部分全部拆出,其实内部的车线还是挺复杂的,只是美工刀一划而过,啥都没有了...



鞋头的那一圈密密妈妈的车线不通过拆鞋是看不到的。



LBJ11 low拆解配置

接下来拆鞋头~面料穿着的感觉还是很舒服的,内部那里保存不当有点发霉了啊哈~


LEBRON VI LOW拥有半掌内靴,而且质地柔软,面料丝滑,为脚感增分不少。




接下来拆解鞋舌,从图中可以看出鞋舌还是很厚实的。(手抖了没拍好,各位见谅)

鞋头部分已拆解完毕,接下来拆解剩下的部分。

直接鞋面带着后跟TPU一刀划过,等下拆中底的时候就很轻松了。



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后跟用了至少5层材料:最外面的鞋子后跟绿色的部分,中间有白色的布料,中间的TPU前后都有非常簙的布料包裹,一层米黄色的海绵,加上最里面的内衬布料。现在的球鞋我没有拆过不知道在后跟的用料是怎样的,但是看到这双老鞋是这样的做工,确实吓了一跳。尽管这双鞋后跟包裹不尽人意,但是扎实的面料还是让我不得不为曾经的耐克点个赞!


很轻松从后跟里把TPU扯出来了,还是挺坚硬的,但是取完TPU之后后跟就变得软塌塌的,我以为后跟绿色的部分还会比较硬,没想到啊,too young...


接下来重头戏——拆中底。众所周知,LEBRON VI LOW是前掌phylon,后掌double zoom,划开黑色的车线就直接手撕灰色的材料了。

过了这么多年,已经没什么粘性了,灰色的那层材料轻松手撕。背面写的是ZOOM LEBRON VI LAM ST,求个大神解释下。


Phylon也是直接手撕~


Phylon厚度适中,质感摸起来有点像Ortholite的鞋垫。

就剩这两个zoom啦!

硬扯发现没扯下来,就用美工刀从后跟切开。


Double zoom弹性依旧,两块粘的太牢,没取下来。厚度没有硬币对比,目测有5-6mm左右。


继续禽兽!Double zoom一刀切,从剖面来看,内部的材料有点像棉花。


除了“棉花”之外,还有就是纤维了,这些纤维分布的非常密集而且很有规律。当鞋子受力时,zoom就会形变,内部的纤维会被挤压,然后迅速回弹。

最后一张全家福,拆鞋确实是个体力活,拆老鞋给我的感觉就是扎实的做工是现在的球鞋所不具备的,即使现在的球鞋更轻更舒适更适合实战,但是做工上还是天差地别的。

LBJ11 low测评

鞋面方面透气分,fuse恰到好处的使用和低帮的设计使得lz每次打完球之后不会有明显的出汗现象,可能lz本身脚也不是汗脚。鞋垫材质也对于透气有一定帮助。。。。但是。。。。鞋垫有致命缺陷,后文会提到。。。

整双鞋的包裹性可以达到5分,动态飞线事实上并不是向大多人说的那样的鸡肋,也许走路时你体会不出来对于性能上的提升,但是比赛时急停、变相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飞线将脚的活动限制在了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这双鞋的踝部填充厚度也不错,足跟稳定器lz不才、、、比较不出来区别。然而包裹性的良好不代表其运动时的安全,这双鞋的鞋垫有很大缺陷。鞋垫材质没有注明但是看上去和o垫差不多,厚度足够舒适性很好,中和了全max的硬,但是表面的绒棉材质让脚非常容易打滑,足弓处没有外延设计使得有时横向突破能够明显感受到鞋垫边缘,若不是鞋面性能合格很容易受伤,lz打了三次球两次摔倒,一次险些崴脚,幸亏有戴护踝的习惯,lz的袜子是jordan普通毛巾底短袜,也有可能是刚穿鞋不久,之后时间长了会有所改善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