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行业快讯 > 正文

今日更新逆城镇化(逆城市化成现实)

2022-05-15 14:09:15 行业快讯 来源:
导读 目前大家应该是对逆城镇化(逆城市化”成现实)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今天好房网小编CC就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逆城镇化(逆城市化”成现实)
目前大家应该是对逆城镇化(逆城市化”成现实)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今天好房网小编CC就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逆城镇化(逆城市化”成现实)方面的相关知识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逆城镇化(逆城市化”成现实)

农民工,是过去20年支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有研究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大约对应着1500万人口从农业生产转到城市非农生产。

而在中国城镇化率提高速度较快的年份中,每年新增的农民工数量就多达上千万,是城镇化率统计提高的主体。

按七普数据来看,中国现在城镇化率是689%,过去十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21个百分点。

高楼大厦,水泥森林,房地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这一切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

5年内,7500万人丧失劳动力?“逆城市化”成现实,房价再无普涨

消费也是一样,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宋晓梧曾说过:以2019年的数据来看,9亿农民工占我国4亿城镇就业人员的66%左右。一个农民工家庭按三口人算,就将近影响到七八亿人的消费。

但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农民工,总有老的时候。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34岁,2020年,已经上升到了44岁,高于2020年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38岁)。

去年,16-30岁农民工的数量只占27%,50岁以上的农民工数量占比却高达24%。

经济学家林采宜发文指出:5年内,超过7500万的高龄农民工将退出劳动力市场。

这7500万人一旦丧失“劳动力”(当然,这里的“劳动力”指的是就业技能),某种程度也意味着城镇化红利的结束,也是数亿劳动力“归乡”的开始。

经济学家李奇霖曾发过一个报告,世界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期(人口城镇化在30%以下),农村人口占优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

在中期(城镇化30%-70%),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余劳动力转向工业,城市人口比重快速突破50%,而后上升到70%。

在后期(城镇化70%-80%):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滞,农村人口占比稳定在10%-20%左右,城市人口可以达到80%左右,趋于饱和,这个过程的城市化,不再是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而是城市人口在产业之间的结构性转移。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近64%,以80%的城镇化率上限来计算,未来城镇化的空间只有16%。

5年内,7500万人丧失劳动力?“逆城市化”成现实,房价再无普涨

当这些高龄农民工在城市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大规模的返乡潮就不可避免。

最典型的表现,是从东部发达城市群,向中西部老家“迁移”。

数据显示,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076万人,比上年减少132万人,下降6%。

在长三角就业的农民工5179万人,比上年减少212万人,下降9%。

在珠三角就业的农民工4223万人,比上年减少195万人,下降4%。

“逆城市化”,正在成为现实。

有朋友会说,“逆城市化”不是好事么?发达国家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大城市病越来越多,有钱人去都市圈、农村生活,反而可以带动城乡平衡。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