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企业新闻 > 正文

露香园(露香园路18号)

2023-11-04 02:50:21 企业新闻 来源:https://www.hnhaofang.com/
导读 你印象中的刺绣是什么样的?当一根线被拆成256根丝时,绣出来的成品是什么样的呢?8月28日,由嘉源海文化、露香园顾绣主办的“顾首江南——2020露香园顾绣艺术精品展”在外

你印象中的刺绣是什么样的?当一根线被拆成256根丝时,绣出来的成品是什么样的呢?

8月28日,由嘉源海文化、露香园顾绣主办的“顾首江南——2020露香园顾绣艺术精品展”在外滩8号正式开展,33幅由主办方精心挑选的顶尖顾绣作品正式与上海市民见面。

亦画亦绣,以假乱真

顾绣是上海市本土民间传统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四百余年历史。

顾绣,女中神针也

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作品多以宋元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作为摹本,绣绘结合,以绣代画,高度还原画卷水墨神韵,完成的绣品细腻生动,生灵活现。明朝文人谭元春在《顾绣考》中感叹:“。”

此次的“顾首江南——2020露香园顾绣艺术精品展”共展出33件顾绣作品,题材涉及名画、山水、人物、花鸟等,气韵生动,细腻无比,来随周到君一起来欣赏下这些作品吧!

远看是画,近看是绣,外滩边这个露香园顾绣艺术展“以假乱真”了

《葡萄草丛图》原稿宋朝林椿 ↓

色彩由浅及深,光影由暗到明,仿佛一颗颗鲜嫩欲滴的真葡萄,如果不是凑近看,真的很难相信一针一线居然能绣出来如此逼真的“晕染”效果。

《双兔图轴》原稿仇英作品↓

阳光与薄丝形成过渡自然的反射光,仿佛能感受到小白兔跃然布上,活灵活现,形态神韵俱在。刺绣再现了白兔身上毛发的光泽,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下。

《清香》↓

这幅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绣”与“画”的对比——左边是顾绣,右边是原画,通过把控绣面的渐变与晕色,充分还原原物形色,力求逼真原稿,使之达到细致复刻完美还原、令人赞叹的程度,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千变万化,使作品具有难言的美感。

远远望去,好一幅字体遒劲的《兰亭集序》毛笔字!

凑近一看,居然是“绣”出来的!顾绣不仅能还原画作,还能还原书法作品。

完成一幅绣品大多要用时半年到一年以上,

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之一,顾绣讲究“慢功”,往往绣半天仅仅只完成一只飞鸟身上的一根羽毛,这也是顾绣作品稀少珍贵的原因之一。

一根线劈到了1/256的极致境界,几乎与空气融为一体,丝丝均匀。

这一幅名为《外婆》的顾绣,吸引了现场很多人的目光。主办方之一的露香园顾绣研究院院长黄翼飞告诉周到记者,古代顾绣用线一般劈成8丝起用,现在最细可劈36丝、48丝,64丝,而这一幅《外婆》,

一幅可作收藏的顾绣作品,至少需要20年以上经验的绣师才可以完成,而这幅《外婆》,更是需要有35年沉淀的顶级绣师,花13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

神秘惊喜:流失海外艺术品“回归”

流失海外艺术品的回归——以顾绣的名义

“”是此次展览主办方之一的露香园顾绣研究院发起的项目,19世纪中期以来,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超过1000万件,成为每个国人心中的一个痛。

以“顾绣”的名义

此次展览特别发布了两件“神秘作品”,根据适合的比例,用顾绣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对流失在海外的艺术品进行绣制,还原艺术面貌,让国人可以零距离观赏,让流失海外的艺术品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

此次展览展出的流失海外艺术品顾绣版↓

《职贡图》:

流失海外艺术品回归案的作品之一,原稿唐朝阎立本,描绘的是唐太宗时“异方献宝,万方来朝”的景象。

《百牛图》:

流失海外艺术品回归案作品之一,原稿宋朝李唐,极擅画牛,得戴嵩遗法。

顾绣传承之路漫漫

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之一,顾绣的传承之路并不容易,在清代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顾绣技艺多次遭受战火侵袭和政治运动的阻碍,几近失传。

高素质的艺人和大量的工时

而从其自身性质来看,顾绣的精美卓绝是以为代价的,一幅顾绣的起始阶段,是选择临摹的蓝本,往往取材于文人名画,;而后由绣娘用毛笔勾勒线稿,如何选择正确颜色的丝线模拟原画,提高还原度,对绣娘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制作工序繁复、耗时长,还需要。

顾绣的传承与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人对它辅以助力。露香园顾绣研究院院长黄翼飞表示,希望能通过这场顾绣展,让更多人知道顾绣,把这份传世绣艺能继续传承下去。

展览名称

顾首江南——2020露香园顾绣艺术精品展

展览时间

2020年8月28日-9月13日 10:00 AM – 20:00 PM

展览地点

外滩8号亨嘉会(附近交通:地铁2号线/10号线 南京东路站,停车提示:可优先选择目的地对面的外滩地下停车库)

来源:周到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