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楼盘信息 > 正文

南京365淘房网官网(南京买房网365)

2023-11-12 00:25:59 楼盘信息 来源:https://www.hnhaofang.com/
导读 大概没有那个国家的房产中介,能像中国这样多,遍布各个城市。他们活跃在房东与购房者之间,凭佣金赚取收益。中介很赚钱,一单可以挣个百把万。成交一单,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有了。成为

大概没有那个国家的房产中介,能像中国这样多,遍布各个城市。

他们活跃在房东与购房者之间,凭佣金赚取收益。

中介很赚钱,一单可以挣个百把万。

成交一单,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有了。

成为百万富豪的机会,就在眼前。

中介公司的招聘口号分外诱人。

而房产公司的生意早已发展了20多年,其中就包括我爱我家。

000560.SZ

1998年,北京斯坦福房地产咨询公司成立,它是我爱我家()的前身。

大股东陈早春毕业于复旦大学,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

但毕业后,却做起了房产中介。

1998年的房改,拉开了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的序幕。

那一年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房地产全面市场化,新房建设和二手房交易越发的活跃起来。

人们惊讶的发现,房产是可以用来交易的。

2001年,左晖的链家成立了,从此成为我爱我家的劲敌。

2001年11月12日,链家的第一家门店甜水园店开业,现任大客户经理的王晓斌开出了链家的第一单。

从2002年10月链家第一个推出二手商品房转按揭业务,到2017年6月链家拥有8000家线下直营店,覆盖全国28个城市,13万员工,经营业绩成长了1万倍,年房产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

当年,北京斯坦福引入两大重要股东:伟业策略和太合控股。

同时借用刷屏热剧《我爱我家》的名字,并正式更名为我爱我家。

同年,胡景晖加入我爱我家,并一直做到我爱我家副总裁的位置上。

伟业策略的四兄弟一直保持了大股东地位。

四兄弟中,张晓晋年龄略大,另三人均为60后。

年龄最小的刘田,自2001年8月起一直担任我爱我家董事长。

在北京,链家市场占有率长期占据第一位,其次是我爱我家,我爱我家因此被同行调侃是“千年老二”。

在房产中介的初期,中介作业方式还非常原始,主要是贴广告和发传单这样的人际传播方式。

那时,搜房网还叫十万火急房源,每个月月初都会上演抢电话大战,给座机充值20块钱,然后发十万火急的房源,两块钱一条,发完后有人联系你,就能收到客户。

这是最早的模式,现在讲起来可能很土,但确实是当年最常见的作业模式。

从1998年到2005年,这7年基本上是行业刚刚起步的阶段。

2005年之后,随着二手房交易量快速增加,中介市场才发生了大的转变,中介公司完成了第一轮洗牌。

时间来到2005年,姚劲波辞职创业。

这一次他把目光盯在了分类信息领域,创办了后来让整个房地产中介行业又恨又爱的58同城。

据说姚劲波在北京找房地产中介租房,结果房子没租到反被骗了1200元中介费。

后来58同城却成为了假房源的温床,这简直就是一个莫大的疯刺。

那时,房产中介对平台、网络还没什么概念,最多的作业方式就是到处贴条和发传单。

经纪人在纸上手写租售信息,每天跑遍街头巷尾,一遍遍地用双面胶贴在公交站台、小区门口这些显眼的地方,纸上有很多竖条的电话,供有需要的人撕下拿走。

规模之痛,我爱我家牵手中环失败,房产O2O线下之争愈演愈烈

从2005年到2010年,是中国特别是一线城市中介变化最大的五年。

这几年时间,一批中介品牌崛起,也有一批中介品牌倒下。

比如中大恒基,都是在这个阶段名噪一时的中介品牌。

中大恒基一度成为北京二手房交易的老大,其创始人是1990年曾因“枪杀协警”入狱的刘益良。

刘益良出狱后创办中大恒基,为了垄断房产中介行业甚至请来打手,通过暴力手段强迫房主将房屋租售给自己。

刘老板最终为此付出了代价,2011年他又回到了监狱。

互联网从2010年左右开始,才进入到房产中介行业。

现在不论是经纪人还是买房人,都习惯打开手机,使用APP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

搜房等垂直门户的出现,让经纪人的作业方式开始走向了互联网化。

这些网站开始聚集买房人和卖房人,这自然成了中介从业者新的信息交换的平台。

经纪人开始将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房产中介的端口模式出现,经纪人通过购买网站平台端口的方式,能将自己所发的信息排在前面获得更多的曝光,更便捷的获取客户。

房地产从1998年不到百亿的交易额,扩大到如今的万亿级别,全国累计交易GMV已达到30.33万亿,交易总套数达2391万套。

越来越多的房产中介公司上市,南京的365淘房网,Q房网,甚至贝壳找房都要独立上市,还有我们的我爱我家。

2015年,谢勇通过太和先机以及其控制的资管计划,入主昆百大A。

2016年5月,我爱我家原控股股东伟业策略将其大部分持股拆给四兄弟个人,即伟业策略的持股比例从44.53%下降至8.03%,刘田、林洁、张晓晋和李彬四兄弟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0.27%、9.56%、8.34%、8.34%。

至于我爱我家的其他股东也经过了一系列转让、变更,最后我爱我家的股权结构变得极为分散,这也被质疑是规避借壳上市,为了装进上市公司时更容易得到批准。

我爱我家完成股权折腾后,2017年2月昆百大A抛出了65亿整体收购我爱我家的方案。

但也果然遭到了监管问询质疑,几经修改方案,整整折腾一年。

到了2018年2月,昆百大A终于完成了收购,将我爱我家装进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也更名为我爱我家。

原我爱我家的股东们至此纷纷套现。

有的小股东在减持,有的股东则干脆一股脑将股权卖给了姚劲波的58。

房产交易的火热,却不能掩盖消费者对房产交易服务的不满。

上海市消保委的数据显示,上海2015年房产中介服务投诉量为794件,较2012年增长184%。

调查显示,对房产中介满意的消费者仅有11%,52%的消费者对房产中介不满意,高达84.8%使用过中介服务的消费者遇到了消费纠纷。

如果你没收到房产中介的电话骚扰,只能说明你连手机都没有。

电话骚扰是很多消费者的头疼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有调查结果显示,20%的最新挂牌房源已经出售。

曾有房产中介人员公开说:“网上房源是假的”,“独家房源很少放在网上”。

大城市中介数量激增,中介人员流动性也大,难免会碰到“不靠谱”的中介。

根据调查,购房者投诉的原因主要是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如中介未提前告知重要事项,或作出不实承诺,导致消费者交易失败或财产损失。

二手房,租房交易,必定会涉及到房产中介,中国楼市体量以万亿计。

中介,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职业。

每一个门店的经纪人,如果没有在其他区域的工作经验,基本只了解周边区域内的小区。

新手房产中介,很少会出现跨片区成交的情况,这背后折射出的根本原因,在于房产交易的极强时效性与复杂性。

因此,门店数量成为重要欢节。

按照我爱我爱原本构想,凭借中环互联,我爱我家的布局,足以加大对江西及华中部地区主要城市的门店覆盖。

如果交易完成,我爱我家可以借此扩充门店数量至超6000家,还可以实现“直营+加盟”两条战线发展模式。

今年房产中介混战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平台之下,他们面临的规模较量已经从直营开始逐步转向加盟。

链家已经宣布不再增加门店数量,拓展规模的任务显然暂时抛给了以加盟方式为主的德佑。

易居房友通过特殊加盟方式“联盟”,门店数快速破万。

我爱我家、中原集团也在2018年打破原有模式,想通过“直营+加盟”两条腿拓展全国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二手房买卖中有60%以上是通过房地产经纪人促成的。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这一比例超过80%。

行业内大多数的传统企业都有这样的共识,门店是根。

2014年,爱屋吉屋提出“干掉中介,让门店滚粗”的口号,在房产中介行业脱颖而出,但爱屋吉屋最终败退中介行业。

我们不知不觉经历了这样一场房产企业电商化的“小败局”。

如今房产O2O线下之争愈演愈烈,链家成立贝壳找房平台,意图将更多的房产中介门店纳入版图。

这无疑给58同城,我爱我家等竞争对手敲响了警钟,甚至成立了反链家联盟,大有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态势。

但我爱我家收购这次收购中环互联失利,这对我爱我家的规模野心着实是不小打击。

(完)

一号公司,目前已入驻微信公众号、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一点号等国内重点财经媒体,入选“青云计划”获奖媒体。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