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房产资讯 > 正文

上海市中心租房价格(上海市中心租房价格200平米)

2023-11-14 12:18:54 房产资讯 来源:https://www.hnhaofang.com/
导读 作者:饥饿艺术家小李来源:X博士在许多上海游客眼里,上海的延安路以南、肇嘉浜路以北的片狭长区域里,曾叫做“法租界”,是上海的中心城区,必去的打卡胜地。△必须认真安排路

作者:饥饿艺术家小李 来源:X博士

许多上海游客眼里,上海的延安路以南、肇嘉浜路以北的片狭长区域里,曾叫做“法租界”,是上海的中心城区,必去的打卡胜地。

必须认真安排路线

但作为城市一角,在上海市民眼中,它也并不稀奇。

和其他城市一样,这里,仍然有许多的快餐店,许多送外卖的小哥、许多菜市场卖菜的大叔阿姨、许多半夜烤串的,以及厨师、服务员、洗碗工……等等等等为生活打拼的底层劳动者们。

对应着两种相互平行的人群,一群在体验生活,一群在琢磨生存。

可能你在这里,撸过烤串,接过外卖,吃过早晨的推车蛋饼,但你应该从未想过一个问题。

寸土寸金的上海中心地带,这些底层的劳动者们,住在哪?

1980年的香港电视剧《上海滩》,刻画了民国时期的纸醉金迷,以及底层百姓的残酷生存状况。

其中,发哥到上海的第一晚,遇到了好心穷人丁力的招待,带他到自己住的破棚房睡了一晚。

丁力跟发哥寒暄时,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要能在霞飞路混饭吃,我说什么都愿意干”。

霞飞路,地处当时的法租界,是当时用来纪念法国将军“霞飞”设的路,成了民国上海繁荣与时尚的象征。

如今,霞飞路改名叫了淮海中路。但当时的穷人丁力可能并没有想到,还有许多的没啥收入的海漂者们,图着上班交通方便,就住在了丁力向往了半辈子的地方。

你可能以为我在乱说,因为印象中,所谓的“法租界”,房价极高,房产中介出售的洋房,更是用亿、千万作为计价单位。

普通的底层劳动者,怎么可能住在这种繁华地带呢?

但,我最近路过巨鹿路的时候,却无意中发现了这么一个极其令人费解的出租告示。

巨鹿路这条具有文艺小清新特色的马路,竟然有着月租只有1500块一个月的房子。

不仅价格令人费解,而且介绍也极其突兀。

按道理,推荐一个出租屋,应该有张示意照片,有些吸引人的介绍,比如说类似的巨鹿路整租房,就有一些介绍特色:“空气清新、离地铁近”等等。

但是,这张白纸上,却把可站直、有卫浴当作了卖点。

可站直???啥卖点啊???

好奇心驱使了我走入店里,问了问中介这个房源的情况。

“你来晚了,半小时前已经有人把房间租掉了”

可中介小哥却表示遗憾,说:,随后便撕下了那张纸。

这种月租只有1000多的房子,究竟是什么体验?真的就有这么多人抢着要吗?类似房源还有多少?

于是我联系中介小哥,展开了调查,想看看这些廉价房源,到底都是什么来路。

中介小哥出于职业素养,带我去参观了类似的房源,地处陕西南路一八X弄(出于保护,隐去具体位置,后文如是),月租只有1000元,有公用的卫浴。

到达地点后,放眼望去,能看到一座美丽的保护建筑,带着很大的前院。

小哥伸手指了一下,说了句:“就是这了”。

我不禁疑惑这是一个打着慈善幌子的大骗局,质疑道:“1000块,住这里?”

小哥摇了摇头,默默领我走到了别墅的后院,指了下这个杂物间。

“住这里。”

看到这里,我开始肯定,这不是一个假局,但这个大小只有5平米的房子,哦,不,只能说是一个生存空间,是真的寒酸。

“可站直”

虽然如图所示,门与人同高,,不用弯腰生活。

但打开破木门后,只能感受到一种坐牢般的封闭感。

室内空间十分狭小,床占据了95%的空间,而且可以发现,所谓的床,只是一块又硬又冷、咯吱作响的大木板。

前任租客为了让床睡着更舒服,刻意在上面钉了比较软的纸皮。

5平米的房间,除了上床睡觉,别的什么都做不了,房东较为体贴,内置了扫把和畚斗,可以让你闲暇之余,扫扫那几格夹缝中的地砖。

据中介小哥称,为了不让租客住得那么寒酸,房东还贴上了蓝色的墙砖,装了明亮的射灯。

挂上了保护隐私的窗帘,不让外面的路人肆意窥探。

但是,房东还是嘱咐了一句,希望租客能从杂物间旁的后门进出,不要走正门,破坏别墅的整体美感。

听到这句话, 我唏嘘地说了一句:“这也太破了吧,没有更好的房源吗?”

小哥却回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因为住的破,所以便宜。”

想来,也不置可否,在这个网红地段 ,买房一平米12万,你想要住上月租1000块的房子,自然就得一切退而求其次。

对多数住合租公寓的社畜们来说,想要租金低,无非住远点、住小点,跟几个从来不会说上话的“舍友”合租。

但对那些只能住在这个昂贵地段的底层劳动者们来说,想要租到最为便宜的房子,却要牺牲掉一切,可能就包括尊严和体面。

中介小哥口中还有很多的廉价出租屋,月租通常在1000-2500之间。

唯一的优点是地段,多处在上海繁华的中心地带。

但缺点也十分明显,空间狭小,多在5-10m2,基本上,一张床一放,你就没什么多余空间放东西了。

巨鹿路,2200元一月,12m2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解决拉屎、洗澡、做饭、睡觉、存储等问题,就要依靠充分的想象力了。

墙壁,就成了穷租客们最为重要的创新舞台。

在长乐路六三X弄,有这么一个月租1000, 7m2的房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上海的冬天没暖气,比较冷,租客为了保暖,自己动手钉上了硬木板,感觉还不够暖和,又再钉上了几片,把房子钉成了真实的“上海堡垒”。

除了保暖,租客还在墙上贴了一张有“般若”二字的海报,可能承载了他的一些信仰寄托。

在木板、纸袋、大片广告海报、木皮中,“般若”夹缝求生

这些租客们,虽然生活单调,没什么闲暇活动,但是,他们依然会尽力让破旧的老房间增添些新意。

有新的租客会找来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海报,贴上去,掩盖住墙壁的老旧损坏。

比如这间房,就贴上了数张“阳光论坛”的海报,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论坛发起的时间是2011年,距今已有9年。

想要在这种廉价房子内住得舒服,一方面,要发挥想象力,对私人空间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要对公共区域物尽其用。

由于空间狭小,租客们也会对浴室、厕所、厨房、楼道这种所谓的公共空间,物尽其用。

你看着这些月租1000块的租客们的公共空间,可以明显地发现一个特点:混乱。

首先,观感上就极为混乱。

延安中路五四X弄的公共空间,租客们在厨房里存放着各种杂物,看着十分脏乱。

另外,功能划分,也极为混乱。

在人们想象的普通家庭里,看到房间里放着锅碗瓢盆,就可以说,这是厨房。

看到房间里放着个马桶,会说,这是厕所。

看到房间里有个床,会说,这是卧室。

但你永远猜不出,这些月租1000块的租客们,他们的公共区域,具体都该如何区分,太混乱了。

比方说走廊,你想象中的走廊,可能只是用来走路的。

但对这些租客来说,走廊,也是厨房。

邻居们都在楼道做饭,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油烟味,楼梯扶手腻满了陈年油浆。

又比方说延安中路八七X弄,这个厨房,不仅是停车场,也是储物间。

延安中路八七X弄 月租2600 18m2 公用卫浴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存哲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生活缝合,把各种毫不相关的生活功能缝在了一起,走廊+厨房,停车场slash储物间,等等等等。

浴缸

这种缝合感,充分集中、凸显在了一个常见物品上——。

你永远猜不出,这些月租1000块的租客们,他们公共空间里的浴缸,到底是干嘛用的。

浴缸成了倒泔水的地方

比方说巨鹿路36X号的浴室,浴室被改造成了厨房,。

但当考察延安中路八七X弄的房源时,屋子浴室内的浴缸,我以为这浴缸如此之脏,应该也是用来倒泔水的。

中介却一口否认,说这个浴缸真的是用来洗澡的,只不过,洗澡的人多了,把浴缸的外层给蹭黑磨没了。

另一处房源的合用浴缸,已经彻底黑化,俨然一个墨水池。

这幅照片,我将它取名为《生活的黑洞》。

我刚想问:“这也太脏了吧”,但话在喉尖,我又咽了回去,琢磨了一下,也情有可原。

在这个底部的狭窄世界里,没有物业、没有小管家,公共空间就没有秩序,都需要租客们自发地进行维护。

但这些租客,这些只有五六平米房间的租客们,他们都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怎么还有精力去维护大家的合租生活呢?

“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曾是一句讽刺,但放在这里,只能是面对生活的一种深深无奈。

在大家合用的公共厕所上,更是把这句俗语体现得淋漓尽致。

租客们的公厕,既要用来排泄排污,又要用来取干净的水,所以,这里成了大家谨小慎微、又勾心斗角的主战场。

比如这个公厕,怕大家污染水池,或者堵住下水道,就张贴了告示:“此下水管小,不要将鱼骨头等垃圾倒入”。

然而,当你看这张纸被污水溅泡的程度,也能感觉到,这一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