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疫情专题 >正文

今日更新刮痧催经的方法图解,催经的方法当天见效

2022-05-19 23:03:04 疫情专题来源:
导读目前大家应该是对刮痧催经的方法图解,催经的方法当天见效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今天小编CC就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刮痧催经的方法图解,催经...

目前大家应该是对刮痧催经的方法图解,催经的方法当天见效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今天小编CC就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刮痧催经的方法图解,催经的方法当天见效方面的相关知识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定穴

肝俞、脾俞、次髎、气海、关元、三阴交、隐白、大敦、太冲。

取穴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次髎:第2骶后孔正中凹陷处。

气海:脐正中直下两横指。

关元:脐正中直下四横指。

三阴交:内踝直上3寸,胫骨后缘。

太冲:位于足背侧,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隐白:足大趾内侧趾甲跟角旁0.1寸。

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刮法

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补法。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

刮拭顺序

刮背部肝俞、脾俞、次髎;点揉腹部气海、关元;刮下肢部三阴交;点揉足部隐白、大敦。放痧穴:三阴交、太冲。

操作方法

(1)在背部肝俞、脾俞、次髎,下肢部三阴交均匀涂抹红花油。

(2)用水牛角刮痧板进行刮拭,肝俞和脾俞采用平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3)次髎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

(4)三阴交用斜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进行斜向刮拭。以上穴位均以刮至出出血点为度。

(5)腹部气海、关元,足部隐白、大敦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6)对三阴交和太冲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

作用

补脾固摄、催经。适用于久病体虚或脾虚化源不足,或产乳过多暗耗阴血,或失血过多,损伤营阴,以致营血虚少不能灌养冲任,而致月经后期。常有经行后期量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少泽,小腹空痛的临床特点。

注意事项:术前要嘱患者调节情绪。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刮痧催经方法二2定穴

关元、命门、膈俞、血海、三阴交。

取穴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旁开5寸。

命门:第3腰椎棘突之间。

关元:脐正中直下四横指。

三阴交:内踝直上3寸,胫骨后缘。

血海: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刮法

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

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膈俞、命门,再刮腹部关元然后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

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

(2)用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膈俞、三阴交采用平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4)血海采用斜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斜向刮拭。

(5)命门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拭。

(6)关元采用拇指揉法,也可点按片刻,以局部酸胀为度。

作用

温暖胞宫、催经。适用于过食生冷,或冒雨涉水,感受寒凉,寒邪乘虚客于胞宫,或肝郁气滞,气血运行受阻,经脉凝滞,冲任受阻而致血寒凝滞、宫寒虚冷。

刮痧催经方法三3定穴

太冲、血海、地机、膻中。

取穴

膻中: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血海: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地机: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太冲:人体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刮法

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

刮拭顺序

先刮胸部膻中,再刮下肢血海至地机,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

(2)用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膻中采用拇指揉法,也可点按片刻,以局部酸胀为度。

(4)血海、地机采用斜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斜向刮拭。

(5)太冲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拭。

作用

顺气化瘀、催经。适用于平素情志不舒,气机瘀滞,气滞则血行不畅,冲任受阻亦致月经后期而行。常有经行后期,量少色正常,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不舒等临床特点。

哪些人不适合刮痧4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忌用本法治疗或慎用本法治疗。如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症、白血病等,不宜用泻法刮疗,宜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手法刮疗。

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等,应立即住院观察治疗。如果没有其他办法,可用本法进行暂时地急救,以争取时间和治疗机会。

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刮痧。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两个月以后方可进行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部位慎刮。

传染性皮肤病:如疖肿、痈疮、瘢痕、溃烂、性传染性皮肤病及皮肤上不明原因的包块等,不宜直接在病灶部位刮拭。

年老体弱者、空腹及妊娠妇女的腹部、妇女经期下腹部,女性面部忌用大面积泻法刮拭。

对刮痧恐惧或过敏者,忌用本法。

孕妇、妇女经期,禁刮下腹部及三阴交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且刮拭手法宜轻,用补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