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全域知识 > 正文

古代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关于古代三军的解释说明(古代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关于古代三军的解释)

2023-07-19 23:15:52 全域知识 来源:
导读 “三军”在中国最早起源于周代。在春秋时期,“军”是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人数通常为一万两千五百人。《周礼·夏官·司马》中“凡制军,...

“三军”在中国最早起源于周代。在春秋时期,“军”是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人数通常为一万两千五百人。

《周礼·夏官·司马》中“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大诸侯国虽然都有三军,但名字却不尽相同,如晋国三军称中军、上军、下军,而楚国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

三军源于春秋时期,那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

唐、宋以后,三军的划分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三军的主要划分标准是担任作战任务的不同:前军一般负责开路、侦察等;中军是作战的主力;而后军主要负责全军的后勤工作。

而战术“三三制”,是在布置作战任务的时候分给三个单位完成,可以相互呼应。所以现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部队编制都是以“三进制”,一个师下三个团、一个团下三个营、一个营下面是三个连这样的结构。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