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问答百科 >正文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放假放几天(三月三是什么节)

2022-06-08 15:49:04 问答百科来源:
导读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三月三是什么节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三月三是什么节方面的知识分...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三月三是什么节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三月三是什么节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农历三月三,古为上巳节,所谓上巳,是指夏历三月上旬巳日,汉代设定为节,因为每年三月上旬的巳日都有所不同,所以这个节日最初的日期是不确定的,到魏晋以后才固定三月三日为春禊。按照旧时传统,在这一天有丰富的民俗活动,主要是祓除祸灾,祈降吉福。具体内容包括了祓禊沐浴、浮蛋祈子等等。而文人间著名的雅兴活动——曲水流觞,也正源自于此。

上巳节在唐代开始极为盛行,杜甫曾有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指唐时上巳节的水边踏青、祓禊风俗(祓,是指祓除病气和不祥;禊是修洁、净身。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但宋之后,上巳节渐渐息微,一些习俗如踏青也就融入了清明节之中,这个节日就渐渐为人所遗忘。

上巳节的重头是祓禊,也就是沐浴。水是与五谷、与丰收相联系的吉祥物,所以被用来驱邪去病。古人认为疾病缠身,是由于邪魔附体所致,驱除了邪魔,也就能祓除疾病。最初,这种巫术活动由女巫掌管,以后,三月三的沐浴驱邪仪式,不再由女巫掌管,而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行为。传说远在周朝,三月巳日已有水滨祓禊之俗。《诗经·郑风·溱洧》一篇,这是描写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诗。当时郑国的风俗,三月上巳日这天,人们要在东流水中洗去宿垢,以水除病,就是以水驱除身上的邪魔,其基本方法是沐浴,属于巫术类活动,但其驱邪除病的意义仍十分突出。至晋代,沐浴祓禊变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只是洗洗手,洗洗脚而已。晋朝成公绥《祓禊赋》:“祓除解禊,同会洛滨。妖童媛女,嬉游河曲;或振纤手,或濯素足。”可见,在晋代沐浴祓禊作为一种宗教性很浓的活动,已渐趋式微了。代之而起的是三月三水滨的春游野宴活动。这些活动,虽已与沐浴无关,但仍以水溪为活动场所,仍包含了借水祓禊的余意。唐以后,三月三水边祓禊活动,除在一些边远地区仍有所保存外,在大部分地区都已演变成地点不限的春游活动,并旁移至清明节,此种春游活动已与水的驱邪作用没有什么联系了。

版权应路归芝士回答网站圆还或增原作者所有

三月三洗浴习俗中还用到香草。或用香草涂身,再行洗浴,或手执香草行洗浴。这里的香草主要是指兰草,也是古人心目中驱邪的吉祥物。兰草成为驱邪的吉祥物,一是由于它有芬芳的香气;二是由于它具有药用价值。《说文解字》:“兰,香草也。”上古秉兰、佩兰、沐浴兰汤(兰草煮成的水),非常流行。《毛诗》的注解也有:“士与女,方秉兰兮,即兰香草也。”《楚辞》:“纫秋兰以为佩”、“浴汤兮沐芳泽。”这些活动都包含了上古人们对兰草驱邪功能的崇拜。

不和年多十么气道做任南,北器志术议列历格包。

所以古人在三月三秉兰、佩兰或以兰汤涂身,与水滨的沐浴驱邪除病是完全一致的。随着三月三水滨沐浴祓禊活动的消歇,秉兰、佩兰、沐兰汤习俗也就失去了依托,慢慢消失了。不过在中国东南一带,三月三秉佩兰草的习俗由悬挂或佩戴荠菜花所取代。荠菜,俗名“地菜”,是一种野菜,也是一种中草药。民间认为:三月三悬挂或佩戴荠菜,有趋吉避邪之功效。福建一些地方于三月三悬荠菜于门,以驱邪避邪。民国二十二年《闽侯县志》:“上巳,悬荠菜于门,禊(禊)饮。”清道光十一年《罗源县志》:三月“三日,悬荠菜于门,人士结伴郊游,谓之‘踏青’”。在浙江、安徽一些地方,则将荠菜花戴在头上,当地人俗信:戴荠菜花,入夏头不晕,或能延年益寿,也含趋吉避邪的意思。清光绪三十四年《嘉兴县志》:三月“三日,戴荠菜花(俗谓戴之入夏头不晕)”。清光绪十二年《平湖县志》:三月“三日,俗云‘戴野花’(谓荠菜花),入夏头不眩”。素洁淡雅的荠菜花戴在头上,胜过了繁华的桃李、富丽的牡丹,因为它象征着吉祥,人们以为它能够驱邪去病。

在三月三,举行水滨沐浴祓禊的同时,还要浮蛋,蛋是生殖力的象征,说明三月三水滨活动还有祈子一项。晋朝张协《禊赋》:“浮素卵以蔽水。”素卵为煮熟的鸡蛋,将煮熟的鸡蛋放于水上飘流,其目的是为祈子。

浮蛋的过程,具体是指在野餐时将煮熟的鸡蛋、鸭蛋等投入河中,使其顺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从水中取而食之,谓之“曲水浮素卵”;也有人将红枣投入激流中,叫“曲水浮绛枣”。刚煮熟的热鸡蛋很难剥,投在清水里漂一会再吃倒是个好玩的主意。

晋以后,三月三浮蛋祈子习俗逐渐消失,然而,其变异形式仍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传承下来。水族新娘婚后第一次到井边挑水,要把煮熟的鸡蛋,剖成两半投入井水中,然后根据鸡蛋仰俯状况来预测子嗣情况。投蛋下井习俗为我们再现了古代三月三浮蛋乞子的某些细节。湖南、湖北一些地方都有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认为这一天吃地菜煮鸡蛋能治头晕。这里面既有源于地菜的药物价值崇拜因素,又有源于鸡蛋的生殖崇拜。不过,鸡蛋的生殖力已转化为免疫力。到了近代,两种习俗融为一体成为吃荠菜花、煮鸡蛋。

上由革区西保器济真走议连酸消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