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常识百科 > 正文

活板翻译及原文(活板逐句翻译 活板翻译)

2023-08-08 01:35:00 常识百科 来源:
导读 《活板》注释活板: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题目是后人加的。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板印:指雕版印刷。盛为之:大规模...

《活板》注释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题目是后人加的。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

板印:指雕版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之,指“版印书籍”。

冯瀛王:即冯道(882—954),字可道,瀛洲景城(今河北沧县西)人,历仕后唐至后周。死后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是中国古代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首倡者。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冯道和李愚向朝廷建议刻印五经发卖。

已:已,同“以”。

板本: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

毕昇(?—约1051):蕲州蕲水直河乡(今属湖北英山)人,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活字印刷术。

钱唇:铜钱的边缘。

1令:使。坚:硬。

1和(huò):混合。

1冒:覆盖。

1铁范:铁制的框子。

1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接近。炀,烘烤。

1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

1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1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1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20、自:另自,另外。

2布字:排印。

2具:准备(好了)。

2更(gēng)互:交替,轮流。

2就:完成。

2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贴,一作“帖”。

2奇字:生僻字。

2旋:立刻。

2以:用。为:做,制作。之:活字模。者:....的原因。

2文理:纹理、质地。

30、不可取:拿不下来。

3燔(fán):烧。

3讫(qì):完毕。

3殊不:一点也不。殊,根本。自落:自然落下来。

3群从(cóng):古代称侄子为“从子”,这里指子侄辈。从,指比自己小的或晚的子侄辈。

3宝藏(cáng):珍藏。

36:则:就。

《活板》是一篇介绍活字印刷术的科普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就是活板。《活板》中的“活”是活字印刷的主要优点,是活字印刷的特征。作者沈括正是抓住了这个“活”字来进行说明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明:

其一,以《活板》命题,以“活”字总领全文。抓住了“活”就抓住了核心,抓住了纲。

其二,紧紧扣住“活”字安排说明顺序。文章开头由雕板谈及毕异发明了活板,接着就介绍“其法”,这个“法”就是活字印刷的过程和方法,是按照程序顺序(亦称时间顺序)进行介绍的。其工作程序是:刻字—排版—印刷—拆版取字。在介绍活字印刷的方法和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个“活”字,而字里行间,却无不在说明一个“活”字。

“每字为一印”,字印独立,不像雕版那样所有的字都死死地雕在一块板,可见使用灵活;“有奇字素无备者,旋(用胶泥)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足见制字取材容易,简便灵活;字数少则“每字为一印”,多则“二十余印”,无则“旋刻之”,可谓机动灵活;“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可谓快速灵活;拆版时,“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何等轻省灵活……一个“活”字,贯穿了活版印刷的全过程。

其三,使用对比说明方法,突出一个“活”字。文章一开头提及雕版印刷,意在将雕版的死板同活版印刷的灵活作鲜明的对比,使这种对比方法贯穿在全文的说明之中,突出活版印刷的优越性,这是颇具匠心的。在介绍活版印刷的工作程序里,虽然没有提到雕版,但在介绍活版印刷优点之中,无不暗示出雕版印刷的缺陷——死板以致少、慢、差、费。

《活板》一文正是抓住了“活”字,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板》创作于北宋年间,当时经济发达,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与活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基本上同时代,且亲眼见过由自己的侄辈珍藏的活字,其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仁宗嘉祐进士。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出使辽国,次年任翰林学士。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元丰五年(1082),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撰《梦溪笔谈》。著述传世的尚有《长兴集》等。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