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教育 > 正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所描绘的景象(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了什么景象)

2022-05-10 19:00:46 教育 来源:
导读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应该是对于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了什么景象方面的消息比较关注的,那么今天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竹外桃花三两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应该是对于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了什么景象方面的消息比较关注的,那么今天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了什么景象方面的消息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了早春时节,桃竹相衬,红绿掩映,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的春江景色。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

诗的首句首先显示出竹林的稀疏,其次表明早春的季节,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诗的第二句从视觉上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用鸭的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诗的三四两句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