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教育 > 正文

小时不识月前一句(少时不识月还是小时不识月)

2022-05-11 01:02:39 教育 来源:
导读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应该是对于少时不识月还是小时不识月方面的消息比较关注的,那么今天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少时不识月还是小时不识月方面的消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应该是对于少时不识月还是小时不识月方面的消息比较关注的,那么今天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少时不识月还是小时不识月方面的消息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应该是“小时不识月”,出自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这是一首乐府诗。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这首诗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

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

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