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教育 > 正文

丝和泪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丝和泪用了哪种手法)

2022-05-13 06:00:58 教育 来源:
导读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应该是对于丝和泪用了哪种手法方面的消息比较关注的,那么今天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丝和泪用了哪种手法方面的消息来分享给大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应该是对于丝和泪用了哪种手法方面的消息比较关注的,那么今天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丝和泪用了哪种手法方面的消息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丝”和“泪”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出自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

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相见机会本已难得,别离时苦分舍更难;何况正当暮春时节,百花凋残。

春蚕直到死时,缠绵的丝儿才吐完;蜡烛烧成灰烬后,不断的泪方流干。

早晨梳妆对镜,只愁云鬓易改色;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应感到月色清寒。

蓬莱山离这儿也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青鸟啊,请为我殷勤地去探看。

此诗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先言相见难得,离别难堪,再以百花无力象征为离别相思之情所困扰,情绪低落;颔联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言相爱之深切凝重,生死相以;颈联设想象所怀念对象的生活情景,暗含离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尾联说相距本不远,但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

全诗“别”字为通篇文眼,绵缈深沉而不晦涩,华丽而又自然,情怀凄苦而不失优美。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